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
首先,课前准备。准备好活动场所、活动材料、活动工具等,以便课上观察和操作。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素材。根据研究目标找其他的树叶代替,一定数量的同一种树叶,不同树叶需要有形状相似的还需要形状不同的,以供学生测量。
其次,提出问题。教材呈现多种树叶的形状和大小各异,授课教师分两步引导学生研究这些树叶。第一步观察树叶,引导学生能想到的是不同的树叶的形状、大小一般不同,树叶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阔有窄等。第二步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怎样比较树叶的形状”,引导他们用数学的方式、方法比较树叶的形状,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加上教师的引导,最终确定比较树叶形状的数学方法,即测量树叶的长、宽,算出树叶长与宽的比,从而比较同一种树叶及不同种类树叶。这些想法正是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和活动内容,学生在这一环节明确了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再次,探索实践。学生根据制定的方案开展活动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操作,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教师不可代劳,活动过程比较复杂时,教师要合理组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操作体验。可以采取了两人合作的方式,一人测量树叶的长和宽,另一人计算树叶的长宽之比并填写统计表,从而比较10片树叶的比值算出10个比值的平均值,由此得出:同一种树叶尽管有大有小,但它们的长宽之比是比较接近的。教师引导学生以一种树叶的长宽比值为参考,去猜其它树叶长宽的比值,在猜想的过程中合理估计、分析推理,逐步明确相关的数学规律。全班汇总验证得出形状明显不用的树叶,长宽之比就不同,以及长宽之比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教师为学生开展活动做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回顾反思。此环节引导学生畅谈收获、积累经验,每个人的体会各不相同,教师组织学生说说这次实践活动研究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研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会在这些回顾和反思中得到加强。综合与实践是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领域,是教师转变和尝试不同教学方式的重要平台,教师要不断探索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扩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将数学课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将其与数学以外的知识进行融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促进师生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
“综合与实践”注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程。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着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产生积极意义。
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解决“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生活经验等综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的综合,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综合与实践”仅仅依靠学生个人能力是无法完成,需要同他人的合作与交流来完成,它强调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辨别能力、综合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让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离不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且学生的兴趣爱好密不可分。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实践证明,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教学组织与掌控能力等,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等的重新认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以及课程的开发,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新领域,它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丰富和完善了课程结构,有助于探索创造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能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而且要着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对教师对课程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结语
本课题研究着眼于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调查与对策,分析了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现状,通过案例研究表明,数学课堂“综合与实践”教学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与展望性注入新的活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方式,让学生更接近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影响了学生的感受和态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8-49.
[2]陈霞芬.发展与实践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教学的探索与研究[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