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7期目录
创新驱动: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政策的经济逻辑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高等教育现代化系列政策出台的第二个逻辑指向“培养什么人”的经济问题,即通过政策驱动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流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迎接新技术革命提供强有力...

高等教育现代化系列政策出台的第二个逻辑指向“培养什么人”的经济问题,即通过政策驱动高等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流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迎接新技术革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亚当·斯密认为,教育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具备先天的、强大的经济功能。受其影响,人们将教育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主导的人文功能逐渐复归至传统的经济功能中,“从整个国家视角看到了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而对生产具有促进功能”。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亟须高素质、创新型劳动力为经济发展催生新动能,创造新能量。高等教育既可以通过科研创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知识和技术,又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实现劳动力的升级转换,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创造性地转换为现实条件的生产力,进而驱动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因此,“创新驱动”的经济逻辑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系列政策出台的重要考量,驱使高等教育“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更好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济逻辑指引下,高等教育领域颁布的系列政策逐渐从原本高等教育本身的学科知识逻辑和政府主导的政治逻辑转向学科和市场的双轨逻辑。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开始主动回应市场关切,在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发展需求中调整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目标,以支撑政策的政治逻辑。特别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等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从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经济维度支撑国家推进社会治理,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济逻辑对政治维度的反哺。同时,在经济逻辑的导向下,高等教育开始反思数量化增长下的内涵式发展,以高等教育的物质文明建设促进其精神文明发展,从而为促进人的现代性增长和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基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济逻辑对政治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反哺和支撑,政策逻辑应将驱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经济逻辑作为重要逻辑,同时将培养创新人才驱动社会进步的经济逻辑与培养德行统一、全面发展之人才的价值逻辑相统一。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