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鲜有嵌入创新创业教育精神的做法,也缺乏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价值培养课程。由于创新创业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一个过程,伴随着各种意想不到情况的发生,在校生的创业成功率低,创业的项目难挖掘难发现。尤其是,90 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业意识,生活阅历不丰富,普遍缺乏创业积极性。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不完整、体系不成熟、师资严重不足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下,即使部分学生有创业的意识和想法,也因项目的科技含量低、可操作性差、竞争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 杜威认为“能力只有与它所派上用场联系起来, 只有与它必须履行的职责联系起来才成其为能力”①。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是凭空而来,只有在职业院校系统地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日常的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在特定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情境中才会产生。学生要在对创新创业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并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文化熏陶和实践历练等潜移默化的学习体验,才能逐渐清晰、明确并最终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人格。精神和人格的完善才是学生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