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数字教学系列的技术实现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需要融入智能教学的四个核心组件是:学习模型、教学策略模型、学习者数字画像和知识图谱。本研究团队在设计与开发方面作了探索,并在上海市部分学校开展了应用研究。下面本研究将技术实现与应用场...
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需要融入智能教学的四个核心组件是:学习模型、教学策略模型、学习者数字画像和知识图谱。本研究团队在设计与开发方面作了探索,并在上海市部分学校开展了应用研究。下面本研究将技术实现与应用场景相结合,展示智能型数字教材系统的应用给师生带来的改变。
(一)学习模型学习模型是实现教育个性化服务的关键。传统学习以“预习、听讲、练习、纠正、回顾(复习)”为主要学习路径。由于性格与行为习惯不同,每位学习者都存在学习差异和偏好差异,个体学习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与特征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长期以来单一的学习路径已不适合学习者,不同的学习者个体适合的学习模式不一样,因此,设计多种学习模型满足不同学习者就显得尤为必要。1模式一:基于听讲的消化吸收式学习模型基于听讲的消化吸收式学习模型最为常用,它通过新知授予、练习强化、复习巩固等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比较适用于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不强的学习者。这种学习模型虽遭受批评,但仍是我国中小学生主要学习模式。基于此,智能教材系统把这种模型抽象化,形成一种学习模型,适应这类学习者风格。如A学习者喜欢先听教师讲授新知,通过全方面学习知识点之后,再结合练习巩固知识点。根据A学习者的学习习惯,系统推荐其进入基于听讲的消化吸收式学习模型,学习者先学习名师讲授视频,再理解和消化,用习题巩固,反馈知识点掌握程度。以下是本研究团队基于听讲的学习模型应用场景。小张同学登陆智能教材,先进行学习风格测试,系统根据他的学习风格,推荐了基于听讲的学习模型。之后小张同学开始课程学习模式。之后小张同学开始预习新课程,通过视频了解知识点背景,在AI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各个知识点的概念。跟着智能教材的节奏,按教材的引导与提示,一步步完成教材所呈现的学习任务,小张不知不觉完成了预习,轻松又有效果。在智能教材系统的帮助下,小张同学不但学习成绩提升了,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模式二:基于探究-发现的学习模型基于探究-发现的学习模型是给学习者发布一项挑战性任务或一个探究场景,通过任务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学习者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或者探究实验等完成任务,最终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这种任务驱动学习模型是基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智能教材系统把这种学习模型抽象化,形成基于探究-发现的学习模型。这种模型适合学习主动性较强和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学习者。它通过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力,达到理解建构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同时锻炼学习者自主思考的习惯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B学习者对按部就班地听老师讲解不感兴趣,喜欢自主探究,他就可以选择这种学习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以下是本研究团队开发的基于探究-发现的学习模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