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办学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分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201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政府(下称“长安区政府”)、石家庄市东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胜集团”)签订三方协议,合作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下称&ldq...
201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政府(下称“长安区政府”)、石家庄市东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胜集团”)签订三方协议,合作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下称“北师石附”),合作期限为10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尤其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搬迁至此,长安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区域改造和建设。北师石附是作为小区配套建设的一个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的紫晶悦城小区,这是一个由城中村改造而成的新小区。为了提升小区楼盘价值,开发商东胜集团主动和北师大教育集团取得联系,推动三方建立办学合作关系。从时间上看,北师石附的建设要早于国家正式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因此被河北省界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第一个教育落地项目。
北师石附是一所纯公立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87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总体投资3.68亿,目前在校生2400余人,教师170余人。从办学模式来看,北师石附实行“大学教育集团+地方+名企”的三方合作模式,其中长安区政府是举办方,提供学校运营经费、公立人事编制、学生学位和学籍以及各种教育政策的帮扶,同时还负责合作校教师的聘任等;北师大教育集团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向学校派驻校长兼法人、提供学校的整体资源支撑、评估学校建设发展等;东胜集团提供学校前期建设投资和后期的办学经费补充(见图3)。北师石附同样实行理事会领导形式,理事会成员由三方主体构成,其中长安区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代表3位,北师大教育集团代表3位(包括被派驻校长),东胜集团代表1位。与前面的名校办分校模式不同,大学教育集团并不拥有现成的可复制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教学和管理模式等,大学教育集团主要利用大学的综合学科尤其是教育、心理等学科的优势,在学校育人理念和文化、师资选拔和培训、学校评估、校长考核等方面发挥引领和支持作用,而将具体的学校办学交给学校校长,充分发挥校长的自主性。上述三种合作办学模式都涉及多个主体,其共同点是由当地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充当学校举办主体,引入北京名校或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力量、师资和中小学的课程教学体系等。以多元主体形式建设学校,能够引入社会资金、名校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模式、优秀师资队伍等。一方面,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共同参与学校基础建设、维护和运营,成为学校举办方,掌握学校的管理权;另一方面,引入京津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和品牌,充分发挥名校的专业和业务特长,使其真正参与学校专业管理和课程建设,实现专业的学校治理和发展。通过这种多元主体合作的方式,学校获得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资金及物力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获得办学声誉及教学配套后勤服务等,使合作学校焕发活力。参考文献[1]王寰安,蔡春.创新区域教育治理结构,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2-126.[2]孟繁华,劳凯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挑战与应对[N].中国教育报,2015-01-09(007).[3]靳昕,史利平.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14-19.[4]DANIELLAKATHERINE,KAYADRIAN.Multi-levelGovernance:ConceptualChallengesandCaseStudiesfromAustralia[M].Canberra:The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Press,201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