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8期目录
做好口语交际的引路人 ——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做好口语交际的引路人——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李楠(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山东省淄博市,255130)摘要:在进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时,应选择适合儿童的主题内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
做好口语交际的引路人

——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李楠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山东淄博市,255130

摘要:在进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时,应选择适合儿童的主题内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关键词: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策略

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是人类最原始、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交际手段而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恰当的口头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自己的目标信息,从而与他人进行和谐的有效的互动。但是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口语交际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高度来认识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学段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他们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和学习模式,因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在口语交际方面,第一学段的学生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随意性,也就是听不专心,说不条理,这是因为他们从未接受过全面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拥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在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为解决如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

1选择适合儿童的主题内容

第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自己看见的,听见的,和可以触摸到的,同时他们对小动物有着天然的爱心因此,在第一学段的儿童读物中,有许多小动物的形象。在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主题时我们可以抓住儿童的这个特点,让学生或扮演小动物,或与小动物对话,这样更能提高儿童进行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来源于生活、依据生活、且为生活服务”因此,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内容设计上,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和场景更加贴近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第一学段学生的生活简单,环境单纯,基本上都家校两点一线,他们熟悉的都是生活中的事情,更善于表达的也是生活中的感受。在选择口语交际的内容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画面等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表达和交流,他们更会有表达的勇气和欲望。在这样的情境和氛围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能激发出学生交流的欲望。这样,课堂教学不但充满了激情,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主导,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在此基础上,语言还是思维的重要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是需要语言材料进行支撑的,比如人们运用词语来明确概念,运用句段来进行判断,进而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而思维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思维活跃,人才能语言丰富,思维清晰,人才能表达条理。因此,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需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一旦人有了交际的需求,人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思维和语言的质量。人获取信息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亲身体验,学到相关的知识,形成心理图式,这是直接经验;另一种则是通过对前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学习,内化成为自身的心理图式,这是间接经验。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非常少,因此,通过课堂学习获取间接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时,我们不但要考虑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鉴别优选能力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几个类似的句子会重复出现,但是句子和句子间细微的差异使得两个或几个句子间的含义或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差别。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句子间的差异是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才能动脑子思考,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与对方进行交流沟通。

2通过模仿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学习迁移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它指的是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假如教师善于利用学习迁移的规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第一学段小学生因为所学的知识较少,掌握的学习方法也较少,所以学习迁移的能力较低,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顾及到对学生学习迁移的训练,尽量使学生的口语交际练习具有连贯性,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将已学习和掌握的口语交际经验运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时,还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横向迁移。学生在一个情境中习得的经验如果不能运用到与之相近的情境中去,那么就不能说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学习经验。因此,在学生学习了某种口语交际情境后,教师可适当给学生提供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将已习得的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3通过多维度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指的是人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提出多种解决方式的能力,它建立在想象力的基础之上,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尽可能给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个性。

3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第一学段的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会轻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来。

(1)关注学生在倾听和表达时的体验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能力,其中,良好的听话能力是学生学好各种知识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听话能力,在听讲的时候才能准确地抓住各项知识的要点,并能够整合自己听到的各项材料,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在我们的交际活动中,倾听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听是为了获取对方的信息,通过内化整合,从而使自己说得更好。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听和说的训练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听说结合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就是复述所谓复述,也就是把听到的信息和看到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再讲给别人听。复述不同于对话,它不是完全自我意识的表达,而是要借助于特定的材料;复述也不同于背诵,背诵是照搬原话,而复述则是用自己的话。倾听和复述是紧密相连的两部分,二者相比,倾听又更重要些,没有好的倾听,学生便无法做出好的复述,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高质量的倾听才能保证练习的有效性。

由于第一学段的学生精力集中的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可以在倾听前提出一些与主题有关的问题,比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倾听的兴趣,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接收到关键的言语信息在大脑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复述出来的信息才会准确、扼要第一学段学生在完成复述或转达的时候,可以分两步走:一是找到听的部分的关键词,教师可以将关键词呈现在黑板上,提醒学生关注这部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听的有效性;二是让学生先把听到的话原原本本地说出来,这样至少能够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后,再慢慢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整合,使用自己的语言抓住重点转述的能力。

2关注学生在态度和情感方面的体验

口语交际的训练是通过学生与其他人的交流实现的,这是一个双向或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不同的观点和对象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或赞成、或反对、或模棱两可,这会导致学生的情感态度随之发生变化,口语交际的结果也可能随之改变。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也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第一学段的学生非常尊重老师,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们的表现做出正面评价,这样学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肯定和重视,为了再次获得同样的满足体验,学生们会不断完善和强化自己在口语表达上的表现,从而做得越来越好。在群体交流中也是如此,口语交际训练不可避免地会有群体交流,在群体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互相之间的反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更加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也就更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时,既要注意教学内容和主题的选择,也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引导;既要考虑到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要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