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适用性不强,与教学应用结合不紧密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不是从需求出发进行建设的,具体表现在师生常用、爱用的资源数量不足。2012年,孟祥增调查了国内访问量最多的14类471个教育网站及其2715个频道的5684862个网页中的数字化学...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不是从需求出发进行建设的,具体表现在师生常用、爱用的资源数量不足。2012年,孟祥增调查了国内访问量最多的14类471个教育网站及其2715个频道的5684862个网页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初步研究表明,在教育网站链接和嵌入的信息资源中仅有23.3%是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能感兴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其中,目录索引、文献资料占较大的比例,而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可能最感兴趣的网络课程、课件、视频、教学案例较少,因此,在教育网站建设时,还应该加强这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
另外,重评估而不重应用的导向,使得资源的建设未能与学习过程高度结合,无助于对教学的有效性支持。以高等教育领域的精品课程为例,2010年王佑镁对500名曾经使用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发现,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还存在着影响学习者主动使用的多种障碍。前四个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链接所指和显示内容不相符”(63.14%)、“访问内容显示速度太慢,响应和等待时间过长”(61.37%)、“网络连接速度不够”(55.25%)、“部分内容无法浏览”(50.37%)、“不能与教师面对面沟通”(50.19%)另外,在支持教师有效的教方面也存在应用障碍。“鼓励教学应用,以用促建”是国外教育资源建设的明显特点。他们往往通过鼓励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来强化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导向。例如,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通过设立“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奖”、“信息与通信技术优秀奖”、“英国教育培训与技术展奖”、“数字媒体创新奖”等奖项,鼓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校开展信息化管理,鼓励教育公司或组织机构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相比于“以赛促建”,“以用促建”显然更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适用性。正如公开课和常态课都可以来评判教师的执教水平,但是常态课上得好,才能确确实实地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以用促建”是以学生学习最终效果的优劣来评判资源的优劣,更具针对性。值得注意的是,资源的使用者包括了学习者和教学工作者,因此,“以用促建”涵盖了资源既要辅助教师的“教”,又要促进学生自主的“学”双向理念,也就是说,真正实现既促进“教”又支持“不教”。这与何克抗所倡导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内容转变为支持‘学教并重’”的主张相呼应。今后,教育资源建设的内容应是“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内容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