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10期目录
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水平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越发重视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增设“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开始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设“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越发重视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200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增设“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开始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增设“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申请代码(F0701),支持用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手段研究教育信息化问题,以更好地建构时代化的教与学体系。新的时代对教育信息化的科学研究有新要求,要特别注意导向如下三个方面:(1)创新新技术支持的时代化教育理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教育科学理论的突破。(2)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原始创新研究。在我国过往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跟风式的研究较多,炒作国外新概念、新名词的研究较多,比如有关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的研究,仅仅在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就超过5万篇,更有甚者看到国外的只言片语就抓住鸡毛当令箭。教育信息化领域要破除科研上的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要勇于、乐于、善于啃教育信息化科学研究的硬骨头。(3)凝练重大的科学问题,组织优势力量攻关突破。要重在教育公平、教育模式、课程形态、评价模式、认知方式等创新方面协同攻关突破。现在更多是以个体申报课题的方式形成研究,其好处是能让更多的人参与研究,但难以形成专门化的研究队伍,难以形成高层次研究团队,难以形成大的研究突破,难以产出对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从长远看,要大力造就专门化的研究队伍,形成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基地。

1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创造水平

几年来我国越发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创造。一方面,建立了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以通过其专门从事教育信息化技术研究突破。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在制约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其中成功的案例是研发远程教育新技术缩小数字鸿沟,让边远和山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数字资源,推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比如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技术、VBI技术、IP数据广播技术方面的研究突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按MEPG-4压缩标准进行流媒体播送和将文件数据按UDP协议打包后以IP数据包发送,解决了将地面光纤网络线路通到人烟稀少边远或山区学校和家庭的极端困难,相应开通了20多个IP频道,借此创新了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教育公平提升的新形式。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