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对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摘要:目前初等教育音乐本科课程应立足于“面向小学服务小学”的宗旨,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对进一步完善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问题谈一些思考。关键词:初等教...
对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摘要:目前初等教育音乐本科课程应立足于“面向小学服务小学”的宗旨,深化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对进一步完善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问题谈一些思考。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思考本文系2016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G16EB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课程建设己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卞旋律。根据初等教育改革和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的教育课程进行思考、改革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新型的小学音乐教师莫定坚实的基础。1、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现状1.1.1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及培养目标,是近此年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从事此项工作的同仁各抒己见,对此发表不同见解,争论卞要集中在:是培养“站讲台的”还是培养“上舞台的”是培养某一方面是“专”还是求其“全”为目标是培养“一专多能”还是“多能一专”等。1.1.2音乐方向招生考试内容目前初等教育音乐方向招生形式大部分采用专业艺术院校的路子。按专业艺术院校的考核项目进行(包括声乐、钢琴、乐理、视唱、听音记谱、第二乐器和综合面试等),只对部分考核内容进行了弱化或降低难度。1.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2.1教学方式上专业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对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基木上沿袭高师的教学方式,表现为各学利之间有鲜明的区分井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在讲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用教材、选择曲目上缺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性不强。1.2.2教学内容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出现脱节。如教学过程中强调水平和技巧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木课程的重要性血忽略学利间的纵向联系。比如偏重学生演唱(奏)难度较大的外国作品,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的迹象很重,造成有此学生实习中范唱和弹奏出现问题。我们井不是说外国作品不好高水平的要求专业技巧不好,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分析我们的生源和我们的培养目标。1.2.3教材选择上一直以来,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相应的统一教材。大部分老师自觉不自觉地选用高师教材作为初等教育音乐教材使用,势必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效果,与小学音乐教育脱节。1.2.4考试评价上主要科目的考试考查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形式一样,以学生演方唱(奏)一两首曲目为评分标准,标准要求也基木上也按专业音乐方院校去进行(虽然达不到),这忽视了学生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努力方成果,还可能否定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2、分析初等教育音乐方向学生特点及教学改革意义2.1分析初等教育音乐方向新生特点2.1.1生源特点以我系15音乐方向的学生为例:全班共25人,男生2人,女生23人。其中远郊区17人,城镇8人。从小学参加过音乐活动的有15人,高考时参加我院第二乐器考试的10人(演奏水平参差不等),入学前弹过钢琴的13人,弹奏其他乐器基木上没弹过钢琴的12人。应届生23人,往届生2人。2.1.2学生报考基木情况第一类:报考目的不明确类:大多数高考学生对自己很少有明确的认识,并不知道将来适合干什么,报考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方向的选择大多由家长代选,另外受高考文化成绩所限。第二类:艺校职高类:报考目的专业方向明确,音乐专业成绩较好但文化成绩较弱,对自己所学专业和今后职业发展方向有一定认识。第二类:远郊区县类:大部分来自农村,音乐文化素养较弱。有些对十声乐、钢琴、视唱练耳、乐理等方而其中一项几乎为零(在听音记谱上表现尤为突出)。第四类:高中音乐特长班类:高中期间参加学校开办音乐特长班的同学,他们有着明显的优势,突出表现在音乐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上,能很快适应初教专业音乐教学中。第五类:兴趣爱好引导类: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对音乐产生兴趣对教师行业有追求有向往,这类学生对今后工作发展认识清晰,学习目的明确。2.1.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第一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凭空发展智能。第二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卞要基础。由十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性和智能发展水平的不同,重视学生的个性和认知发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提高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有效途径。第二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智能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的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课余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的好,只有提高学习兴趣自觉掌握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技能、技巧忽视智能发展全而培养人才的片而倾向。2.2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正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需求、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专业要求的提高等方而对初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笔者认为,目前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要重视以下二个方面:2.2.1紧跟教育发展步伐,注重适应社会需求面对新世纪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作为北京市唯一所培养小学教师的高师院系,历来强调对学生职前思想道德、专业理论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对十今天教育的迅猛发展,也表现出滞后的一而,比如2008年3月国家教育部确定,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增加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引起社会、家长、音乐教育界和戏曲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还是按部就班没有调整。2.2.2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初等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教育。由十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历届新生在不同程度经历了“应试教育”的“考验”才选择初等教育专业,同样“应试教育”的影响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在教育教学中不自觉的忽视了师范特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制约了学生全而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性。目前,在音乐教学中课时计划、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和学生综合评价标准等,都较难适应当今的教育改革步伐。2.2.3有利十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现了丁的教师培养模式为两种:一种是职前教育(师范院校承担)一种是职后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学校和师范院校承担)。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是要学习一辈子,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和遗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十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基木保证”。囚此,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改革的目的,是职前为毕业生走向教育岗位,胜任音乐教育教学仟务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