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堂中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在政治课堂中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张信梅(弥勒市第四中学,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52300)习近平主席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在政治课堂中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张信梅(弥勒市第四中学,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52300)习近平主席曾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他进一步要求学校办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注重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主动的把“育人”和“教书”紧密结合,在课堂中除了传授考纲规定的知识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我将以政治课堂为例,具体阐述在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的几种正确价值观。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在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手段的环境中,学生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从老师到家长,再到学生,甚至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绩。我们常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受这种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认为自己的前途命运都和考试成绩挂钩,考的好就前途一片光明,考的差就前途黯淡。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十分重视,导致学生有很高的自我期待。再者,中国家长的育儿观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小就一直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孩子成为了家长对外炫耀的资本,其中最常被拿来比较的就是成绩,导致家长对学生有很高的期待。学生的自我期待,家长的期待和老师的期待都加诸于学生身上,就形成了较大的压力。每年都会有很多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某某考生因高考失利而轻生,这样的悲剧不在少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挫折观就尤其重要。在讲解《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时,我会告诉学生: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也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既要对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当下努力奋斗去实现目标,考一个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以此作未来的“敲门砖”,不让未来留遗憾;更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可能会名落孙山,会榜上无名,就得不断克服这些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正如古人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的人生,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如果真的考试失利了,那只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别气馁,只要不放弃,就有成功的希望,留得青山在,才会不怕没柴烧。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养成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等引发的消费。网上有一个视频热传:一个从事快递员工作的父亲因没钱给儿子买iPhone7手机,儿子就让父亲在门外罚站,并痛骂甚至最后让父亲下跪认错。这样的画面和语言震撼人心。在讲解《经济生活》中《多彩的消费》一课,我会告诉学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学生在消费时应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允许,也不能跟风消费,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要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在消费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比如用餐时,尽量避免使用塑料餐具,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在消费时,还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又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4(爷爷奶奶、姥姥姥爷)——2(爸爸、妈妈)——1(独生子女)家庭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的,在家里不做家务,夸张一点是连酱油瓶倒了都不会扶的。由此,有一个中国特色的词,叫“啃老族”,孩子大了,该立业成家了,却不愿出去工作,而选择在家里啃老。网上有篇文章叫《名校硕士宅在家啃老: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成了坑》里边讲到八十二岁的丁阿婆他儿子,从小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本科同济大学,硕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就是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却不愿出去工作,而留在家里啃老。因此,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在讲解《经济生活》中《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我会告诉学生,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极大的意义。对社会来说,劳动能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于个人来说,劳动者就业能取得劳动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是人的存在方式,能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观。据新闻报道,有贫困大学生为了寻求资助被收买泄露国家秘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件再发生,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就很关键。在讲解《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生活》时,告诉学生,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都享有神圣的权利,也应该履行庄严的义务。要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积极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还应该坚持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作为国家的一个部分,都应该遵纪守法,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最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通过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能全面认识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强作为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经济方面,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GDP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同时创新性国家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在文化上,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影响力大幅提升。篇幅所限,对于其他方面的成就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们应该为成为中国人而自豪,应该为了更好的中国而努力。合格的教育理应注重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去履行“立德树人”的承诺,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合格的学生、合格的公民、合格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