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2期目录
《民族拉弦乐器演奏》(二胡)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民族拉弦乐器演奏》(二胡)教学设计方案孟波(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00)1、讲授章节名称:《二泉映月》第一段2、授课时间:45分钟3、教具准备:多媒体、谱架两支、乐器(二胡)三把4、教材分...
《民族拉弦乐器演奏》(二胡)教学设计方案

孟波

(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1、讲授章节名称:《二泉映月》第一段

2、授课时间:45分钟

3、教具准备:多媒体、谱架两支、乐器(二胡)三把

4、教材分析

4.1主要教材

4.1.1刘长福编著:《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二胡系统进阶练习曲集》主要针对学生的各项演奏基本功以及技巧的日常训练(空弦慢长弓训练、常用调音阶训练、揉弦练习等)。每日的定量训练不仅能够保持技能,还能够起到由技巧学习到乐曲运用的过渡衔接。

4.1.2赵寒阳主编:《中国二胡曲典》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中国二胡曲典》所收录乐曲较为全面,并且多首乐曲提供简谱和五线谱钢琴伴奏版本,能够让民族器乐学生在学习乐曲的同时更加适应五线谱的读谱,同时根据钢琴伴奏谱了解和分析音乐织体的结构以及变化,从而更全面的把握乐曲的情感表达。

4.2参考教材

刘长福主编《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4月第1版。

《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在乐曲难度排序方面较为科学,且收录乐曲分析与演奏提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乐曲。

5、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两位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有过八年以上学习二胡的基础,但因为之前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在一些重要技巧(例如:快弓、揉弦等)和乐曲情感表达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在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已经帮助学生掌握了上述技巧的正确方法,只是在运用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本堂课着重训练学生对于乐曲情感的表达和揉弦技巧的运用。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根据两位同学不同的性格和演奏习惯,施以个性化的引导和教学。

6、教学目标设计

1)掌握《二泉映月》第一段的演奏方法。

2)通过分析作品和构建情景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

3)合理运用揉弦技巧强化乐曲情感。

7、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准确把握乐曲的情感。

处理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想象中分析和构建乐曲场景,加强演奏的画面感和认同感,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乐曲情感。

2难点:通过富有变化的揉弦技巧表达和强化乐曲情感。

处理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揉弦声音变化绘制成音波示意图,再辅以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并以教师示范演奏、与学生齐奏、学生分别演奏等互动形式完成理论教学到乐曲实操的实践转化。

8教学媒体和资源

1)教学媒体:多媒体

2)教学资源:邓建栋《二泉映月》演奏视频、阿炳《二泉映月》原始录音、谱例图片、揉弦音波示意图。

9、课堂上教学创新点

1)方法创新: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想象中构建并融入乐曲场景,结合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充分表达乐曲情感。

2)手段创新:通过教师示范演奏、学生绘制音波示意图、教师与学生齐奏、学生分别演奏等互动形式掌握技巧难点。

10、教学过程设计

10.1问题导入(2分钟)

【教师提问】2007年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与之一同奔月的,还有30首经典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一首非常经典的二胡曲,同学们能

说出是哪首吗?

【学生回答】《二泉映月》。

【教师补充】虽然中秋将至,很多人可能会在公共场合播放这首乐曲以此应景,但实际上它是一首常常被严重曲解的乐曲,但实际上这首作品所要表达的几乎和月亮、泉水没有一点关系,这首作品中,不止有悲伤,更多的是抗争、豁达与对未来的憧憬。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这首乐曲。

10.2检查预习(3分钟)

10.2.1【学生演奏】《二泉映月》第一段

10.2.2【教师点评】

1)乐曲情感表达不够充分。

2)揉弦技巧的运用缺乏变化。

10.3讲授新课(33分钟)

10.3.1乐曲的创作背景

【教师讲解】《二泉映月》既然没有写景。他在写什么呢?没错!是命运!

【教师讲解】华彦钧又名阿炳,1843年出生,4岁时丧母,后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二十一、二岁时丧父。后因交友不慎染上吸毒等恶习,将家业败尽。二十六、七岁时因为眼病瞎了一只眼睛。三十岁时离开道门,靠卖艺为生。三十五岁时双目失明,终年57岁。

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和曹安和教授慕名来到无锡为阿炳录音,录完一首曲子,得知并无曲名,遂建议取名为《二泉映月》,所以,此曲是为抒情而非写景。这里没有,也没有

【教师播放录音】阿炳原始录音《二泉映月》。

10.3.2分析乐曲情感并构建乐曲情景(重点)

【配乐诗朗诵】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诵梁晓明的诗《二泉映月》。

【教师总结】这首诗连接了阿炳和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悲伤,读懂了这首诗,我想同学们也应该能够感受到《二泉映月》的命运了。

【学生演奏】

【教师点评】此刻的演奏已经注入了一定情感,但技术中的揉弦问题还需要解决。

10.3.3通过富有变化的揉弦技巧表达和强化乐曲情感(难点)

1)揉弦技巧的变化

【教师讲解】揉弦的频率如同我们的呼吸和心跳,随情感不断变化。

2)分析对比音波示意图

【教师讲解】通过揉弦音波的三种变化,分别来表现轻松愉快、纠结、悲愤的情绪。

3)将三种揉弦运用于不同情绪的乐曲

【教师与学生互动演奏对比】将三种揉弦运用于不同乐曲

滚动揉弦——轻松愉快——《月亮代表我的心》

滚压结合揉弦——纠结——《独弦操》

纯压揉——悲愤——《江河水》

10.3.4将揉弦技巧运用于乐曲《二泉映月》

【教师示范】谱例2

【学生演奏】谱例2

【教师点评】已经能够表达乐曲情绪和情感,但不够自如,需要持续做针对性训练。

10.3.5欣赏名家演奏视频

1)【教师播放视频】邓建栋《二泉映月》,请学生注意观察名家的演奏处理。

2)教师建议学生要多听多看不同的演奏版本甚至艺术形式,在积累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演奏风格。

10.4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

2教师通过与学生齐奏的方式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0.5布置课后思考以及练习作业(2分钟)

10.5.1延伸资料查阅

1)阅读两篇以上关于《二泉映月》的文献(会发送至邮箱)。

2)阅读梁晓明的另一首诗《瞎子阿炳》。

10.5.2课后思考

对比观看更多演奏家的完整视频,分析出具体不同处理所带来的情感和情绪变化。

10.5.3练习作业

1)基本功训练:空弦慢长弓的训练、六个常用调音阶的每日训练。

2)技巧训练:具有针对性的揉弦训练

3)乐曲练习:进一步熟练并强化慢板段落。

4)预习《二泉映月》第二段。

11、课件和板书设计

1)课件设计

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主要加入了与乐曲背景有关的图片、与演奏技巧有关音波图解,以及相关民歌和最新的名家演奏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最新学科知识和加深理解关键知识点。

2)板书设计

演奏类技能小课重在演奏实训,所以在板书方面力求简洁,板书主要强调和总结重难点,同时利用板书的即时性,请学生尝试将自己听到的演奏以波浪图示的形式呈现于视觉层面,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双重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12、教学效果评价

1)教师自评

1教学目标明确,课堂内容充实。

2表达较为清晰,重难点较为突出,能够以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

3要调动更多情绪提高课堂气氛。

4要不断优化教学细节,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2)学生评价

学生1.老师演奏技巧水平很高,讲课细致,很有情景带入感,并且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理解。建议多在学生的弱项解决上加以强化训练。

学生2.老师的教学方法,利于我们更深层的了解曲子的故事背景,代入情景,让人置身其中的感觉,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主人公或者旁观者,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感情,对我们对于乐曲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提高了一个层次,不仅仅只是把音符和节奏拉出来了,还给自己留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揉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举了例子,示范几种不同的揉弦,并且让我们自己去找曲子代入几种不同揉弦中,让我们很快的理解到几种揉弦的区别与运用。感觉这样的教学,更多的是给人思想上很大的升华,是我们平时自己很难做到的。

教材版本:赵寒阳主编:《中国二胡曲典》北京:蓝天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科目:民族拉弦乐器演奏(二胡)

年级:本科三年级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段。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