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2期目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中加减法简便运算教与学不对称现象研究与探讨解决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加减法;简便运算;运算定律;凑整;拆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中加减法简便运算教与学不对称现象研究与探讨解决

刘波1  刘丹2

1江阳区通滩镇中心小学校,四川省泸州市,6460002永川区朱沱镇南华宫小学,重庆市永川区,402160

摘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可谓是学生的一大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始终不明白本来就能解对题目,甚至是口算都能得出结果的题目,现在简便运算来了,反而不会做了,甚至屡屡出错,何来简便?简便运算的学习不理想,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都是一个打击,那么在此,研究加减法简便运算过程中教与学的不对称现象,同时分享对简便运算的教学心得和反思,以使加减法简便运算教与学中的不对称得到解决,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在加减法简便运算教与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字:加减法;简便运算;运算定律;凑整;拆分

1、引言

加减法简便运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的内容,加减法简便运算灵活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和凑整百、拆分数字再组合的技巧性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数字特征,训练学生数字敏感程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性课程,提高笔算、心算、口算的速度和正确度。

加减法简便运算是利用加法与减法相关的运算定律,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是四年级学生需要灵活掌握运用的计算技巧,既是重难点知识,也是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知识版块。教师做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觉得简便运算很简单,但是对于四年级适龄学子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如何解决教与学双方的视觉误差,从学生的角度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小学阶段的重难点。在此针对学习简便运算的困难原因分析和破除教师授课障碍进行分析比对。

2、简便运算教与学的不对称分析

简便运算中教与学严重不对称原因分析有:

其一,教师的观察能力非常专业,再苛刻的小学题目能够神经性反应,过人的观察力使得简便运算很简单。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是起步式的,要观察到简便运算就要耗费精力和耐心,学生普遍不能分辨特征,简单的模仿教师的简便方法,没有学到心里去。

其二,教师简便运算的数学基础很扎实,往往都是千锤百炼的基础,好钢怎么会怕木柴,简便运算迎刃而解。学生是一个群体,往往同班学子多极分化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是绝大部分学子的基础都是较差的,不足以好到一点就会。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简便运算就是一座大山,学生难以背负。

其三,简便运算涉及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变化繁多,教师没有自我意识到众多知识点的应用变化,各种变化只是自然而然的进行,如羚羊挂角,犹如天成。学生对简便运算中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零的妙用、减法的性质等等内容,了解和熟背都没能实现,运用和转变的速度有待逐步适应,在其中很容易将定律混淆,张冠李戴,导致解题卡顿不前,这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程度远超教师期望的原因。

其四,教师有简便运算的实践体验,简便运算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便利,实用性高,准确也得到了提高;而学生觉得简便运算没有方便他的运算,容易出错,还不如直接算来的直接,自我的抵触心理和无用心理进行自我否定式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低。

3、简便运算教与学的不对称对策研究

其一,从学生学情出发,教学匹配学生学情。四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好,但是学习的持久度不够高,所以教师教授课程宜从简易的例子,锻炼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后,学生有了初步的经验和基础,再用较难的例子给学生试验练手,更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其二,熟记定律,夯实学习基础。通过复习和巩固加减法运算法则,理清定律的条目,将为数不多的定义进行熟背于心,为学生学会使用加减法简便计算的使用,为学生学习灵活应用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其三,四阶段逐步归纳解题方法。常见的加减法简便运算主要有:第一阶段,则是简便运算的初级阶段,根据给定式子,观察在式子中通过两个数结合(可以是两个数相加或者相减)得到整百的数;第二阶段,给定式子中没有两两结合凑成整百的数,此时观察原数,是否可以通过把原式中的加数拆分成整百,或者拆分加数之一使另一个加数凑整百;第三阶段,通过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即将减数拆分成整百的因子和余下的因子进行简便运算,或者将多个减数两两或部分结合凑整数方便简便运算。第四阶段,也是灵活应用阶段,通常所谓的加一个固定的数,并减去一个固定的,形成零的妙用。那么这种情况可以适应所有题型,完成简便运算。通过分四阶段逐步归纳解题方法,既符合数学学习的层层递进原则,又为学生的记忆归纳提供了有序的参考。

其四,教师活用学生做的错题。学生的错误是其思维过程的直接体现和表露。教师应在教学中善于正视学生的错误,利用这种错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正确思维,绕开教师对学生想当然的教学认知障碍。

其五,利用情境教学,学习加减法简便运算用于实践。学习是源于生活,又能够反馈于生活。利用最常见的水果摊买水果,补钱的方式,打消学生学习无用,学习难的否定心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学习加减法简便运算有用、有趣、有效。

4、结束语

四年的加减法简便运算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为后续的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为后续更高阶段学习做好准备。简便运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应用过程中,因为教与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的不对称,导致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是需要教师主动思考反思,进而总结出可行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本文对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教与学有了一个初步的研究和思考,这种启发和思考更多的是源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启迪学生智慧,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湘群.“简便运算”不“简单”[J].新课程(小学),2018,(6):112.

[2]左崇良,冯莉秋.简便运算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9,( ):29-30.

[3]朱佳香.在简便运算中发展思维[J].学苑教育,2019,(18)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