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1期目录
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兴趣导入;巧用仿写;互“晒”

 浅谈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研究

 

摘要让习作教学充满活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兴趣导入,能说善道;巧用仿写,妙笔生花;善借平台,评改互动多“晒”作文实施分层习作教学。

关键词:兴趣导入;巧用仿写;“晒”

习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但是,在习作教学中依然是教师投入多,学生见效慢的情况。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在写作时内容十分的乏味、空洞。如何使得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更有效,让学生言之有物,就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在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作品分析中,力求抓住每一个课堂生成的问题,逐一分析,以四年级的习作为例,展开研究摸索。

1、兴趣导入,能说善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新课程》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写作文,首先一定要有写作素材,而这些素材正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如果孩子们具备了作文题意下的生活经验,他们就可以相对轻松地完习作任务。反之,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也不具备将素材进行加工整合的能力的话,学生就有可能写出假借性质的作文。那么这样的习作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讲毫无意义,甚至起到负面的影响。小学生经常考试的作文有《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等这些写事的作文题目,或者《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这些写人的文章。这些作文题目都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容易写出比较真情实感的文章,可如何写的非常出色,这需要我们老师去适当引导。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习作课,告诉孩子们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要特别珍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积极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作文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建立丰富的习作素材库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首先是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从这点来说学生们有丰富的生活,学校班队会的主题活动、各种运动会、春游等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也是很好的生活写作素材。不仅如此,孩子们周末很忙,虽然各种兴趣班、特长班、补习班把学生生活填得满满的。但是,家长们也会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旅游胜地游览,回老家过节等活动。而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习惯以及农村人的淳朴热情好客为孩子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例如:春游、野炊,利用各种节日,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在每次活动过程中,总有意料不到的收获,随时都会出现写作的素材,激起学生的写作灵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生的心中有了丰富的资料储备,写作的时候就做到了厚积而薄发,学生作文才会写得顺畅。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畅谈,七嘴八舌的说出来趣事,老师当个倾听者,给出适当的评价,学生们就会更有兴趣,作文成了学生的一大乐事,再写作文的时候,也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了

2、巧用仿写,妙笔生花

学生们兴趣浓厚,侃侃而谈后,问题来了,如何帮助学生们把说的杂乱的内容转化成文字叙述形成一片习作,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困难。作为老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每一个学段的习作要求。到了四年级,这是习作教学的一个关键期,从片段练习到了篇的练习,有一个完整的“习作概念”。即使在这时候也不能把字数作为评价学生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应放在学生兴趣的保持与个性化的表达上。高年级,则应把重点放在内容具体上,放在文从字顺上,放在真情表达上。

人们常说:“人无模仿,无以立世;教无模仿,无以立教。”由此可见,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其实,写作也是如此,当孩子对写作大伤脑筋时,可以提供例文,从“仿”开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小学生的仿写还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学生在仿写时融入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要有创新。所以,我在教授学生习作时,也大多鼓励仿写,并不是让照抄硬搬,而是研读例文,仿结构、仿写法、仿好句,可以从课本中仿,作文书中仿,名著当中仿。从课文中仿,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之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总分总”的结构写美丽的校园。这种写法相似的段落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仿写机会。因此,我先组织学生进行了课文深情的朗读,在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我具体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仿写句,说到XX,自然会想到XX。围绕中心句写好一段话。第二步按规定内容仿写整句,想象出三个有的,再根据排比的修辞手法想象这个景物像什么。最后一步就是引导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开始仿写。后来发现,学生多次在自己的作文中用这样的句式,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得到了效果。

如果在每个单元的习作教学时,老师让学生多进行仿写,就降低了写作难度,就可以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创新,对学生仿写中的创新点进行重点表扬,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总之,“仿”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仿”达到“创”,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3、善借平台,评改互动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策略,必须淡化传统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以强化改进与激励功能,实施开放性、多元性与创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评改有学生的习作草稿和正文的批改。每次改作文草稿,老师都是很痛苦的。一直忙着找学生的错字,交上了的习作质量不高,而且一些错误是不应该出现的。我尝试改进重视习作评改,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其实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这种心理是积极向上的,也是正常的。那么作文批改中注重激励评价,肯定会增强学生写作文的信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所以他们的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因此,在作文批改中要注重分层批改:对好的作文进行“鸡蛋里挑骨头”,对差的作文则力求发现其“闪光点”。

作文布置后就应该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只是凭经验给学生写下评语并打上等级,滑稽的是学生往往更看重分数或者等级而不是老师的评语。有些对习作有研究的语文老师制定出详细的评价量表,这是个进步,但维度的划分、分值的赋予、每条标准的陈述都是否科学呢?有不少老师都喜欢学生作文里运用好句子,而这些所谓的“好句子”大多是拟人句和比喻句,以比喻句居多。比喻句多貌似能为习作增添文采,但每篇文章都要用比喻句呢?用到比喻句文章是不是就一定好呢?我又翻看课标,关于小学三四年级习作的要求中也找不出要用比喻句的那一条,只有一条与此相关: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那么何谓“有新鲜感的词句”?当然是学生新习得的词句,当然可能包括但肯定不止比喻句、拟人句,况且每个学生的阅读书目不同、阅读体验不同,所汲取的新鲜词句也不尽相同。而且,比喻句讲究相似性,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是很难体会的,并且每个学生也可能对同一本体能举出不同的喻体。

要知道学生的作文不论好差,都是他们的心血,(哪怕是抄的,有些学困生只能通过多抄范文,慢慢形成习作的框架模式)老师要认真批改评价学生的作文。多表扬有创意、有创新的学生作文,特别是自己动手写的作文,可能他们的作文没有别的同学写得生动优美,但这才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评价习作之后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训练学生评改作文须把握好两个要点。一是教给评改文章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内容,即修改什么?这当然要结合各年段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论。评改习作还要教学生学习独立修改,做到“三读三改”:第一遍默读,看看文章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调整顺序,充实内容;第二遍轻声读,改正明显的病句和错别字;第三遍放声读,进一步调换、修正词句或认真誊写。二是将个人评改与小组互相评改、教师评改相结合。自己独立修改后,接着在同桌间互评互改。自己觉得修改得合适再次上交老师批阅。格式统一为:已读()遍,已改()处,学生自评得分()。从内容和书写上进行综合评价分数,有自评、他评、教师评分。得分按照考试习作满分30分为标准。讲评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有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个环节。主要的表现有不讲评或讲评次数少。而且讲评的形式单一,往往给作文评判个等级。老师还愿意用成人化的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文,让小学生过度拔高,这无异于揠苗助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而你要他写一百字,他就只好无奈地凑字数。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啊!我认为,字数本不应该成为评价一篇小学生习作优劣的标准。实践中,有的学生写了一大篇,仔细一读却是废话连篇;有的学生写得虽短,但却精悍充实。

现代教育很都注重一个仪式感,那么要如何在班级给孩子们“晒”作文的仪式感了?我经常举行佳作欣赏大会,让孩子们读出来自己描写的好的地方,好也罢,不好也罢,都是孩子们一片心血。不能仅仅只靠自己写写就结束了,而是为了表达,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还可以找一些优生让他们站起来自己发言,谈一谈自己写作的经验。发挥榜样的作用,特别是在最初的阶段,一定要举行一些佳作欣赏大会。我采用的方法有:1我在班上印了彩色作文纸,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誊抄2份,一份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一份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一个学期下来,就形成了我班作文优秀集2[我把平时学生自己写的创作成果,好词佳句发到班级群里,和各位家长进行分享多表扬。一方面家长们可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对学生们起到激励作用。让学生们知道,原来我写的作文有这么多的读者,学生们就会更用心地写好自己的作文,更重视每次的“晒”作文的机会。3多方面进行“晒”作文。可以是学生的一篇优秀习作,也可以是学生的一句精彩的话。我经常会把学生好的作文晒在我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家长们会看到进行互动,和孩子交流讨论。比如写一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有个孩子写的是妈妈,讲述了一件事说敬佩妈妈爱运动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妈妈也有唠叨的特点让孩子烦恼,孩子的结尾就来了一段:“我爱我的妈妈,但是我妈的唠叨功力强大,既是我的悲哀也是我爸的悲哀!”还有一个林同学是个学困生,但是他写了一篇很真挚的文章,充满了童趣,他在作文中写道:妈妈告诉我植物靠吸收阳光成长,我看着妈妈问:“那我们也可以吃阳光成长吗?”妈妈温柔地摸摸我的头,我决定自己去找答案……我班陈同学的习作《金巴奇遇记》,经过投稿入选由中国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会出版的《锦瑟年华》一书中,我给学生朗读全文,陈同学分享写作经验,从而得出一篇习作的入选是经过多次的修改,斟酌遣词造句才完成。让每个同学可以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借鉴写作方法,用孩子的语言去交流发现生活的真善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通过多种平台,老师善于积累和发现孩子们写作的亮点,通过多种方式把习作多“晒”,学生会爱上写作文。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标解读[J].孟春华.作文世界(中学版).2008(12)

[2]小学中年级“随文仿写”教学研究[D].张海燕.南京师范大学2018

[3]小学作文批语写作之我见[J].杨培根.作文教学研究.2013(03)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