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比较
马兴妙 龚英 陈继平
(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省昆明市,650500)
摘要:定量的从化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对2003年版和2017年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与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广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深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内容;广度;深度
1、引言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以下简称2017年版),距离上一版即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于2003年正式印发,以下简称2003年版)已经过去了十余年。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1]。为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对教学的指导性,教育部对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完善。
本文着眼于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拟从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出发,对新旧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2、相关概念界定
2.1 课程内容的深度
现代汉语字典中“深度”指的是(1)向下或向里的距离;(2)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3)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不同的研究中对深度的定义有所不同。
Webb (1999 )在课程一致性研究中对知识深度的理解是“每一学习主题的认知要求等级,主要由学生推理的深度、知识的迁移程度、概念的综合应用等确定”;Porter (2002)在SEC一致性分析模型中也把认知水平看成知识深度水平。[3]
李睿聪[4]把深度理解为某概念的种类关系的全部或范围层次。他认为概念的种类关系越复杂、概念层次关系越多,该概念的深度就越深。
孔凡哲[5]等人认为,课程深度是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程度及课程内容学习所需要的思维深度。课程深度包括两个含义:课程内容深度和课程认知要求深度。课程内容深度与内容抽象概括程度有关,知识越抽象,则课程内容越深。但是课程内容深度深并不一定是课程要求的认知深度就深。课程认知要求深度是指课程对概念或观念关注或强调的程度。课程知识的深度与课程认知要求深度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即课程内容深的课程认知要求不一定高,课程认知要求高的内容不一定深。
本研究采用课程的认知要求表征课程深度,认知要求程度高的知识代表深度较大。
2.2 课程内容的广度
现代汉语字典中“广度”指的是(事物)广狭的程度。李聪睿[4]认为知识的广度是指与该概念并列的所有概念的数量。John Murdock[6]将课程广度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特定的课程所涵盖的主题或者概念的数量。
本研究中的广度是指课程内容覆盖的主题以及这些主题所包含的观念或概念的数量。以知识点多少来表征,知识点越多,课程广度越大。在具体比较时,以最小的知识点为单位,而不是指一个可以包含很多小知识点的上位知识点[7]。
3、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定量的方法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在John Murdock[6]的研究中,深度的概念则被定义为一个课程的关注或强调主题的程度。在进行测量时,他将深度分为三类。“0”代表“不包含”,“1”代表“包含但不是重点”,“2”代表“包含且为重点”。课程的广度为包含的主题的数量,即“1”和“2”的数量和。课程的深度为包含且为重点的主题的数量,即为“2”的个数。本研究采用课程的认知要求表征课程深度,认知要求程度高的知识代表深度较大。以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体现认知要求,根据认知要求的不同程度将行为动词分为三个层次并将其进行了如表1、2、3的赋值。虽然新版(2017版)课程标准中已经不存在三维目标,但是在对内容的表述上其行为动词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本文依然采用统计其行为动词的方法对新旧版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进行对比。
表1 认知性行为动词层次及赋值
层次(赋值) |
行为动词层次 |
A(1) |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
B(2) |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
C(3) |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
表2 技能性行为动词层次及赋值
层次(赋值) |
行为动词层次 |
A(1) |
初步学习、模仿 |
B(2) |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
C(3) |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
表3 体验性行为动词层次及赋值
层次(赋值) |
行为动词层次 |
A(1) |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
B(2) |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 |
C(3) |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
基于以上赋值,对2003年版和2017年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明确提出要求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广度和深度的统计。广度是指化学知识点的个数(以最小的知识点为单位),深度则是指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要求程度,深度值越大表明认知要求程度越高。由于考虑到深度值一方面与课程认知要求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知识的广度有关[8]。所以,平均深度值(S)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υi表示第i个知识点的要求层次的值,N为总的知识点个数。[9]
4、统计结果及分析
4.1 关于化学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及广度、深度的计算结果
表4 2003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主题 |
A |
B |
C |
广度 |
平均深度 |
|
必修 课程 |
必修1 |
22 |
3 |
3 |
28 |
1.32 |
必修2 |
25 |
1 |
1 |
27 |
1.11 |
|
选修 课程 |
化学与生活 |
26 |
3 |
1 |
30 |
1.17 |
化学与技术 |
15 |
1 |
0 |
16 |
1.06 |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25 |
8 |
1 |
34 |
1.29 |
|
化学反应原理 |
25 |
8 |
2 |
35 |
1.34 |
|
有机化学基础 |
18 |
9 |
1 |
28 |
1.39 |
|
实验化学 |
10 |
3 |
3 |
16 |
1.56 |
|
合计 |
166 |
36 |
12 |
214 |
1.28 |
该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知识点有214个,即广度为214。其中A层次的为166个(77.6%),B层次的为36个(16.8%),C层次的为12个(5.6%)。
表5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主题 |
A |
B |
C |
广度 |
深度 |
|
必修 课程 |
69 |
9 |
9 |
87 |
1.31 |
|
选修性 必修课程 |
116 |
3 |
2 |
121 |
1.06 |
|
选修 课程 |
实验化学 |
1 |
1 |
7 |
9 |
2.67 |
化学与生活 |
36 |
4 |
6 |
46 |
1.35 |
|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 |
5 |
1 |
0 |
6 |
1.17 |
|
合计 |
227 |
18 |
24 |
269 |
1.25 |
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知识点有269个,即广度为269。其中A层次的为227个(84.4%),B层次的为18个(6.7%),C层次的为24个(8.9%)。
4.2 新旧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化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差异
从表4、表5中我们无法明确的看出新旧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利用卡方检验来进一步明确。
广度的卡方检验:为了进行广度的卡方检验,笔者统计了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点个数。由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与2003年版的课程标准变化较大,所以此处只从必修课程和非必修课程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并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及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化学知识点数量统计及卡方检验
课程标准 |
必修课程及知识点占比 |
非必修课程及知识点占比 |
Sig. |
||
2003 |
55 |
25.7% |
159 |
74.3% |
0.112 |
2017 |
87 |
32.3% |
182 |
67.7% |
由于Sig.=0.112>0.05,所以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点在数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广度上无差异。
深度的卡方检验:为了进行深度的卡方检验,笔者统计了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点水平层次并进行卡方检验,统计及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化学知识点的深度层次统计及卡方检验
课程 标准 |
深度层次及每个层次知识点占比 |
Sig. |
|||||
A |
B |
C |
|||||
2003 |
166 |
77.6% |
36 |
16.8% |
12 |
5.6% |
0.001 |
2017 |
227 |
84.4% |
18 |
6.7% |
24 |
8.9% |
由于Sig.=0.001<0.05,所以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点在3个水平层次的数量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深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知识在A和C水平层次上的要求比2003年版的多,而在B 水平层次的要求比2003年版的要少。
5、结论
5.1 结构设置更合理,各部分作用更突出
2003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每一个主题都从“内容标准”与“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方面来写,着重为学生该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后要达到什么程度以及该如何学习该部分内容提出了建议。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每一个主题都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与“学业要求”三个方面来写,其中“内容要求”为学生学习哪些内容提出建议;“教学提示”为教师应该如何实施教学提出建议;“学业要求”则是为学生学习相应部分内容之后需要达到的程度提出建议。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比2013年版在结构上设置的更合理,不但为学生的学提出建议,也为教师的教提出相应的建议。
5.2 新旧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在广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深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2003年版和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要求的知识在广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深度上即三个不同层次存在显著性差异。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了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增加了一些知识点,如“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形成资源全面节约、物能循环利用的意识”、“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等。但总的知识点数量变化不是很大,与2003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深度上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总体上比2003年版低(2003版的深度值为1.28,2017年版的深度值为1.25),说明2017年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要求低于2003年版,这将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在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选修模块的深度明显比2003年版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2003年版“实验化学”模块的深度值为1.56,2017年版的为2.67;2003年版“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深度值为1.06,2017年版的为1.35。
这样的设置不仅仅可以拓宽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而且更加凸显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3] Xiufeng Liu, Baohui Zhang, Ling L.ling Gavin Fulmer, et al. Alignment Between the Physics Content Standard and Standardized Test: A Comparison Among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 State, Singpore, and China-Jiangsu[J]. Science Education, 22 December 2008.
[4] 李聪睿.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
[5] 孔凡哲, 史宁中. 现行教科书课程难度的静态定量对比分析——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不等式”、“四边形”课程内容为例[J]. 教育科学, 2006, 22(3):40-43
[6] John Murdock. Comparison of Curricular Breadth, Depth, and Recurrence and Physics Achievement of TIMSS Population 3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8(9).
[7] 佘亚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2:14.
[8] 佘亚芳.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知识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比较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2:35.
[9] 崔雪梅, 卢海洋, 郭优等. 新旧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科学内容”的难度比较[J]. 物理教师, 2015,36(12)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