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06期目录
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之一。在全面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障碍,应通过明确统筹主体、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立制度规范、形成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搭建共生发展平台、完善评价与问责制度等,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摘要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之一。在全面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障碍,应通过明确统筹主体、统筹规划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立制度规范、形成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搭建共生发展平台、完善评价与问责制度等,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教师教育;一体化;教育体制;教育机制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既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各国教师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难点。作为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深化当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缺失和滞后的现状,尝试提出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1、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

要理解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内涵与实质有必要首先对什么是教育体制和什么是教育机制形成清晰的认识。“体制”与“机制”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当前的话语体系中却被人们联在一起广泛运用。事实上,“体制”(system  orinstitution)是一种含有“应然”性质的安排或规范要求,反映事物发展的静态特征;而“机制”(mechanism)则是一种体现事物各关键要素运动变化的“关系性”特征。“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和教育规范两个要素的结合体;其中教育机构是载体,包括教育实施机构和教育管理机构,而教育规范是核心,即维护机构正常运转的制度。”教育机制是指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2、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

面临的困难与障碍

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形成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大完整独立的体系。一直以来,普通师范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教师的职前培养,即师范生教育;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及其他教研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职后培训。在这样的体系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发展)由两个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完成。不可否认,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传统师范教育体制机制发展滞后和阻碍深化改革的问题愈加突出。

2.1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缺乏制度与运行方式的规范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规范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中的核心,是建立并维持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正常运转的制度性安排。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任何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它的建立和运行都是为了实现一种新的教育设想,并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规范。”

2.2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管理权属关系分离、统筹主体缺失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体化。但是,由于高师院校与地方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存在着管理体制上权属关系的不完全关联性,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阶段的管理仍然存在着条块分割、互动协同不足的状况。

2.3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课程缺乏全程设计规划

教师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师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不断超越发展的过程。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载体是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目前,在教师发展的目标上并没有做到职前培养、人职教育和职后发展各系统和各个阶段实现统整设计的要求。

2.4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协同动力机制尚未建立

在现行体制下,各教师教育机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中小学都按照传统划定的职能职责自行评判自己工作的绩效。尤其是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毕业生是否合格完全由作为培养机构的学校一方按照职前阶段的培养目标来认定,毕业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履行岗位职责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3、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3.1明确一体化统筹管理的责任主体,探索“三维一体”主体驱动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

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系统的情况下,谁来履行一体化统筹管理的职责,谁来制定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课程?谁来实施这样的课程?谁来监督评价课程的实施和效果?[“〕在中小学教师培养和职后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是建立新型的一体化统筹管理体制,并通过相应的机制来保障运行的有效性。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成长不可能靠一次性的师范教育完成。

3.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教师教育深化改革绩效评估的问责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颁行关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标准,并对各机构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价。尤其是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和基层学校要明确各自在教师终身发展各个阶段的职责和任务,积极探索促进教师终身发展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体系。教育督导部门要完善教师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开发督导评估工具,改进督导评估方法,形成多元一体的教师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总之,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宏观上借助教育政策、法规进行统筹统整,指引规划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需要从中观上处理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校之间在一体化过程中的权责职能,构建协同机制;需要从微观上搭建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