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8年10期目录
国内外创客教育的发展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摘要:作为创客运动的发源地,美国的创客教育在全球也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美国的创客教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目前,全美已有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创客空间...

摘要:作为创客运动的发源地,美国的创客教育在全球也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美国的创客教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目前,全美已有MIT、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在内的近百所高校开设了创客空间,不限年级、不限学科,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较之传统的实验室,高校创客空间具有更高的开放性、自由度和灵活性,正在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试验田。与高校相比,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起步较晚。大约在2013年前后,创客运动开始席卷全美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设创客空间,为学生开展创造活动提供各种支持。

以美国的联合国国际学校为例,该学校于2013年初建立了合作实验室(CoLaboratory),配备了各种制作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硬纸板、米尺、3D打印机、机器人配套元件、平板电脑、笔记本等),还有用于演示交流的交互式墙体以及储物箱,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基于项目的探究式学习,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合作实验室开展的每个项目都遵循规范的流程,包括:发现问题、头脑风暴、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优化、分享作品。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和开放运作,引起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参与,产出了很多新颖的作品。比如,三年级学生创造了一个反映人类对地球影响的纸板迷宫,这项作品结合了艺术、工程、建筑、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可用于帮助学生认识真实世界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因果关系(Peppler&Bender,2013)。

当前,美国面向K-12阶段的创客空间发展迅速,各种网络创客社区也不断涌现。除学校外,很多图书馆、博物馆、教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都建立了专供创客们开放使用和活动的场所,且大都提供专业指导服务,创客们可以及时获得帮助和反馈,快速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无处不在的创客空间有效联通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拓展了教育的时空范围。

最近,一些学者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对现有的教室环境进行改造,通过提供必备的创造工具和设备,使创客能够走进课堂。此外,一些面向中小学的创客组织也应运而生。比如PDX少年创客,主要面向8—12岁的青少年,培养他们在可穿戴技术和电子纺织品方面的创造力。少年创客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创造自己喜欢的项目,同时可以将完成的作品放到组织商店进行售卖或到创客集会上进行展示。

在美国创客教育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加人到创客教育运动中。英国威尔士的技术营地(Technocamps)是英国最知名的创客教育基地,由斯旺西大学主导,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班戈大学和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创办。该营地主要面向11-19岁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编程、机器人技术、游戏设计以及智能手机应用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创客课程。学生可以利用午饭或者放学后的时间在技术营地进行学习和创造,回到家还需要完成技术营地布置的各种挑战任务。目前,该营地已有500多个工作室,8500多位成员,开发了超过1000个APP应用。荷兰DePopulier学校的Fabclass(FabricationClass)是由教师发起创建的校内创客俱乐部,免费向所有师生开放。为保证俱乐部的安全有序运营,管理人员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周五下午为成员交流会。此外,该学校还设立了大科学课,将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利用大科学课实施创客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一、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

从2014年开始,网络上有关我国高校以及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说明创客教育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并在大踏步的摸索前进。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城市是国内创客教育的领跑者,通过建设创客空间、举办创客大赛/文化节、成立创客俱乐部、召开创客教育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大大推动了国内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一批高校纷纷启动创客空间建设计划,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华创客空间。“清华创客空间”是一个开放的软硬件开源社区,是学生进行智能硬件创业的平台。任何专业背景、零基础的同学,包括文科生都可以参与,强调多学科间的交流互动。该空间每周定期面向所有校内外学生开展创意分享、工作坊、头脑风暴、产品设计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通过合作探究、项目驱动、专业指导等多种方式,激发每位成员的创造潜能,使他们在动手创造以及分享知识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此外,高校创客教育也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创客实验室(M-lab)是海尔集团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发起的高校创客孵化机构,目前已在青岛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个高校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将创意进行商业化转化提供了全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除高校外,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势头也很强劲。温州实验中学是温州市第一个青少年创客基地,创建了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项目。为促进学校创客教育的发展,温州实验中学开设了一系列创客教育课程,包括“多媒体编程”、“电子制作”、“机器人”、“网页编程”等,并且有教师专门负责创客空间的指导和管理。温州实验中学在创客教育上的探索实践,受到韩国媒体的关注和称赞。北京景山学校也在积极推动学校创客教育,同样建立了创客空间,开设了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创客教育课程。景山学校还积极联合校外资源,与新车间、机器人战队、北京创客空间的教育创客一起研发了面向少年儿童的创客课程设计模式,重新调整原有机器人等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能力和习惯。

自2014年以来,国内举办的创客教育活动也日渐增多,启动了一些创客教育计划。2014年6月清华大学举办了创客教育论坛活动,讨论了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总结了目前创客教育发展的模式。2015年3月,全国首次中小学生创客教育普及公益活动在北京西城区育翔小学举行,向中小学生展示了创客的魅力,普及了创客的相关知识,传播了创客文化和创客教育理念。“少年创客养成计划”是由CCTV新科动漫频道、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面向7—16岁青少年的国内首个创客教育计划。该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了西城区中小学创客体验日活动、少年创客冬令营等一系列创客教育活动,对推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创客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创客教育实践框架与路径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创客教育继承了项目教学法、做中学、探究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借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了创新教育的实践场。

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创客环境、创客课程、创客学习、创客文化、创客教师队伍、创客教育组织、创客教育计划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创客教育绝非仅仅是教育界的“内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融合,尤其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如企业、协会、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客教育,应坚持“创造、快乐、协作、分享”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使每个

学生都具备创客能力、意识和精神。基于上述实践框架,笔者提出如下创客教育实施的八大路径。

1.构建无处不在的创客环境

创客环境是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条件。研究者常将创客环境分成两类,一类是线下的物理创客空间,另一类是在线的创客社区。考虑到空间的虚拟性,这里将创客社区也纳人创客空间的范畴,而将物理创客空间命名为创客实验室。创客社区是供创客们展示作品,交流经验和思想,分享工具、软件、材料等资源的线上社交空间。与学校教育中常规配置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相比,创客实验室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更加开放、设备材料多样齐全、多用途等显著特征。

创客空间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策略和关键技术,已被写入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和高等教育版,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对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创客空间的建设应当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不同创客空间可以有不同的兴趣和关注领域,比如交通、医疗、家庭用具、艺术、电子、可穿戴设备等。学校创客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参照FabLab模式,通过标准化建设快速推广。随着全国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级各类学

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创客空间应当作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相关部门应当尽快编制面向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创客实验室建设标准》,为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创客实验室提供指导。当然,这里的标准化建设是指要满足实施创客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而非限制学校的自主陛和创新性。学校创客空间与社会上的创客空间不应是孤立的,而应相互衔接和补充。学校创客空间可以更加侧重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强化学科教学效果;社会创客空间则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强调完全基于兴趣的创造,甚至可以提供创客作品规模化生产的咨询和推广服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