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6年1期目录
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现实思考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文理分科这一教育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 来, 取消文理分科成为社会发展的呼唤和要求。 作为一项教育变革, 取消文理分科在改善人的知识结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也对人的个性发展、 身心健康、 职业规划 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取消文理分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要真正推进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政策, 需要趋利避害,要有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配套措施。

 

关于取消文理分科的现实思考

张素芳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文理分科这一教育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出 来, 取消文理分科成为社会发展的呼唤和要求。 作为一项教育变革, 取消文理分科在改善人的知识结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满足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人的现代化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都有促进作用, 也对人的个性发展、 身心健康、 职业规划 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取消文理分科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要真正推进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政策, 需要趋利避害,要有考试制度、 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配套措施。

【关键词】 文理分科 思考 教育改革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高考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 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 系统、 明确的部署,要求“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 、 不分文理科、 外语等科目 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2009 年,教育部制 定《 国 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2010-2020年)》 时也曾 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公开征求意见。 2014 年 月,教育部正式决定,自 2017 年起高考不再进行文理分科。 对这样一项重大决策, 我们需要进行现实的思考, 以期为其顺利推进助一臂之力。

一、 文理分科是教育发展过程的历史选择

我国 的高考中 设立文理分科起源于恢复高考的1977 年, 迄今已有将近 40 年了。 在当时,实行文理分科, 符合国情和教育实际, 有利于快速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得到广大民众和师生的认同。但是, 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出现了与这种制度相悖的一些弊端, 导致了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推行文理分科这一政策有诸多争论, 并实行改革尝试,实行文理合科。 例如 2008 年山 东省教育厅下发了 《山 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 (试行)》 , 要求从 2008 年入学的新生开始, 在高中二年级末以前不得组织学生分科, 逐步废止传统的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2009 年, 湖南省教育厅下发 《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 , 要求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的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 不得文理分科。 可以说, 这两省的改革尝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它引 起了人们对于文理分科的思考, 为高考的下一步改革作出了努力。 《决定》 要求“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 逐步推行普通高等学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 、 不分文理科、 外语等科目 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可以说, 高中阶段取消文理分科,是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的教育目的。纵然已 实行 30 多年的文理分科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对于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文理分科培养出来的单一型的专业技能人才显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然,取消文理分科, 它既有优势和有利的地方, 也有弊端和不足之处。 总的来说, 是利大于弊的。

二、 对取消文理分科的分析

(一) 取消文理分科有利的地方

1. 有利于改善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中阶段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正是一个人打基础的时候 。 这个时候培养出 来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求文理分科, 而是在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水平的提高,精细的分工要求专业的人才, 才出现文理分科 。 取消文理分科, 这就要求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 不能只是学习某一种类型的知识, 而是要多科目 学习, 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 。

2.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 综合素养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培养德、 智、体、 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就要通过文科知识和理科知识的学习, 掌握各类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 适应高考的要求和今后就业的需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既要培养出具有抽象思维的人才, 又要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使得人的思维、 道德、 行为、 能力在知识结构改善中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取消文理分科,是有利于改变当前学生存在的要么偏向文科类知识的学习、 要么偏向理科类知识的学习的现象, 通过文理科共同的、 系统的学习, 掌握好相关知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3. 有利于满足市场 的 人才需求, 打造更多的 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各学科的交融越来越突出, 对人才综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尤其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和创新型的人才。 知识的结构、 水平、 宽度、 深度, 这些都会为今后成为高端人才打下基础。 取消文理分科, 能很好地弥补文理分科所带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和知识素养偏差的问题, 有效降低读文科的不学理科知识、读理科的缺少人文情怀的现象, 也能够很好地满足当今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 在人的学科知识均衡发展上起促进作用。

4. 有利于去除应试教育的 功利性,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 使得选择读文科还是理科成为了具有相当功利性的内容, 也就是说选择哪个科目 , 更多的不是凭着学生自 己 的兴趣爱好,而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和跨过大学的门槛。 把知识过于工具化, 其后果就是培养出 具有相当功利性的学生,这是不利于个人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 取消文理分科, 让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各科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对于个人发展的有用性, 这对于去除当前应试教育功利性的影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益于实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5. 有利于促进人的 现代化, 适应社会的 变化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人与 人之间 的紧密合作, 要求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知识素养、 综合素质、 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要全面提高,促进人的现代化。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高中阶段文理不分科, 是为了 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获得更加高水平的生存技能和生存价值,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动力。实行文理分科, 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考试要求, 为了更顺利地升学; 而取消文理分科, 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个人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现代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从而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正能量, 推动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 取消文理分科不足的地方

1. 知识全能化,不利于个人的兴趣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 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要学习的课程和科目 。 因此,取消文理分科, 对于学生自 主选择自 己喜欢的学科方面, 可能会存在片面的认识和相对较为压抑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 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对于自 己不喜欢的科目 , 都要去学习, 并且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相对来说, 对于在自 己感兴趣的科目 上花费的时间就会偏少, 以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能够正常发展, 可能会为了考试而学习 、 为了升学而学习 。

2. 学生负担加重,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界对于进行学生减负的尝试也越来越多。 减少学生的负担, 还给学生本应具有的活力和动力, 而不是迫于学业压力埋头苦学、 苦读, 这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愿望。 纵然,学生学业的负担与所学课程的多少没有直接的联系。 然而,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由 本来的专门学习一类课程, 变成要学习多类课程,学习压力必然会增加。 文理的各个学科都要纳入考试或者考评的范围,学业负担肯定会加重,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在每 一个领域、教育论坛每一门学科都能够取得成就 。 学业增多了,学生出去锻炼的时间就会减少, 这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3. 影响个人未来发展,不利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毫无疑问, 不同的学生在自 己的个性发展和特长方面是有着不同的认识的。 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 主动学习的能力, 才是教育的主要目 的所在。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水平, 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 引导学生进行未来发展的规划。 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不管喜不喜欢文科或理科, 都必须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个人选择来说是有着一定影响的。 在一定程度上, 也会导致学生对于自 己未来发展的目标不明确, 只是专注于各门课程的学习,专注于考试分数的提高, 从而主动放弃或者被迫放弃自 己喜欢的学科, 对于个人未来的发展变得盲目 和茫然,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取消文理分科看似简单, 其实并不简单。 这个政策改变的背后, 牵涉到的是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变化, 涉及到人才的培养, 也涉及到高考和招生制度的变化。 取消文理分科是一项适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基本要求的政策,也是势在必行的政策。 它的实施需要相关政策和条件的保障, 才能够更好地趋利避害,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选拔模式, 顺利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的政策保障和配套措施, 首要的就是变革高考制度。一是变革考试制度。 去除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方法,建立起一年多考的考试制度, 并辅之以相应的评价体系。二是变革招生制度。 当前的高等学校招生都是依据文科和理科的不同科目 , 按照一定比例来招生。 取消文理分科, 就要打破现行的招生制度, 各专业的招生要平等面向全体学生, 择优录取。此外, 要真正实现取消文理分科,关键还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是改革课程。 高中阶段的课程要以扩大知识面为基础, 降低难度, 突出应用性和基础性。二是改革修学模式。 设立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相结合的模式, 充分保证学生根据自 身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三是改革评价方式。 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 道德表现等情况, 给出综合评价, 并将其作为高校招生的参照标准。

(作者单位: 福 建师 范大学 社会历史 学 院 , 福 建 福州 ,

350007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