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儿童游戏: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摘要」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同时也是儿童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很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并在实践工作中逐渐尝试开展。文章重点调查了解了姜堰市10所城区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民间儿童游戏是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对广大民众生活中嬉戏娱乐的活动进行有效遴选,并成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课程。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的成长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视域,很多幼儿园已经意识到民间儿童游戏的价值,并在教学改进中不断创新。笔者就“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开展情况”对某市10所幼儿园做了问卷调查「、民间儿童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PJ}待开发 城区幼儿园对民间游戏资源认知和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及农村幼儿园普及。因此,在城区幼儿园民间儿童游戏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稀缺的难题,这对幼儿园开发此项课程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幼儿园都或多或少开展过民间儿童游戏,但是整体开展率并不高。幼儿对开展民间儿童游戏表现出喜欢。结果表明,有86%的幼儿都非常喜欢民间儿童游戏,只有5%的幼儿表示无所谓。教师所知道的民间儿童游戏仅仅局限于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或从其他教师那里学来的。幼儿园没有积极鼓励或动员教师多收集、多了解、多学习民间儿童游戏。
1.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定位上有明显差异
在对幼儿园管理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16%的园长非常赞同,有48%的园长表示无所谓,有36%的园长不赞同开展民间游戏。同时,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开展民间游戏的知识准备参差不齐。4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83%的人认为可以开展民间游戏,30 } 40岁的教师中有56%的人认为可以开展民间游戏,而30岁以下的教师中只有23%的人认为可以开展民间游戏。
2.民间儿童游戏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性
幼儿园开展的民间儿童游戏中,体育游戏开展率最高,达52%;语言游戏开展率达26%;益智游戏14%;其他游戏8%。教师对民间游戏的认识还不够全而,自己玩过全部民间游戏的教师只占7.2%,教师接触过民间游戏机会的甚少。各类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开展运用的情况不一,幼儿园传承应用的民间儿童游戏虽然涉及语言游戏、体育游戏、益智游戏等多种游戏,但是普遍以运动游戏居多,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内容较为单一。 3.幼儿园民间儿童游戏开展的时间、频率呈现多元化 幼儿园民间儿童游戏,在时间设置上呈现开放化趋势。在一日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晨间活动中运用率最高,达到了55%;接着是午间活动,达到了24%。但是在教学活动或一日活动中的其他过渡环节,教师组织开展民间游戏的时间则较少,这表明民间游戏没有被当成常规游戏来玩。同时,在民间儿童游戏开展频率上呈现出层次化趋势。每周开展5次的班级池就是每天都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班纫数量达11%,每周开展3}5次的班级数量达23%,每周开展1}3次的班级数量达35%,而从不开展的班级数量达到了31%。由此可知,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频率并不高。 4.影响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课程的因素 民间游戏较之其他的游戏形式,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是为何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运用民间游戏的频率却不高?调查结果发现,21%的教师因为受幼儿园场地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空地开展民间游戏;23%的教师是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学任务较多而没有正常开展民间游戏;26%的教师不开展民间游戏是因为本园的领导态度不够积极;家长对幼儿安全的过渡保护也限制了教师对民间游戏的开展,比例也达到了18%;还有12%的教师是其他原因。二、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课程建设的应然表征 1.民间儿童游戏具有一定的生活性 很多的民间游戏就是当地生活的真实写照,根据调查,有65%的游戏项目均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留存,代表了本地的文化特色。民间儿童游戏融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游戏内容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自己说了算,可以自己选择游戏,选择伙伴,自己准备游戏材料,自己制定游戏规则,融群体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相对于其他游戏来说,其对空间、人数、场地、时间要求不高,有一定的随机性。 2.民间儿童游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倡导幼儿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不是简单怀旧,而是重拾那些自然和文化赋予儿童的童年乐趣。民间游戏是民众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民俗特质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化,如何根据新时期幼儿教育整体发展趋势和新时期的教育资源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不断完善和改进民间儿童游戏的内涵及其结构,与时俱进,充分展示时代特征则是新时期民间儿童游戏创设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