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6期目录
“先学后教,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讲道,当学生己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赴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助,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也就是说,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和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些思想和理念告诉我们在中高年级进行“先学后教”的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通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我感到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有效的“学”与“教”。 关键词:先学 所谓“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还没“开讲”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时间上可分为课前学、课堂学和课后学,形式上有独立学、小组合作学、组员之间的互学和同学的“教”学。

 “先学后教,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讲道,当学生己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赴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助,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也就是说,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和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这些思想和理念告诉我们在中高年级进行“先学后教”的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通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我感到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有效的“学”与“教”。    关键词:先学    所谓“先学”就是学生在教师还没“开讲”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时间上可分为课前学、课堂学和课后学,形式上有独立学、小组合作学、组员之间的互学和同学的“教”学。不论那种学,对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后如何检查、交流、展示所学,教师在开始时应给予较为明确的引导,即给学生提示“先学”的提纲。这对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当他们初步形成习惯,具有一定先学能力后再适当放学。    1.课前学    这与以往课堂的课前预习相似,但是在“先学后教”的模式中它的内容更广泛,对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指向性更明确。为了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先学,我的做法是统一要求加个性选择:要求每位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记录本”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内容分为“我会读”—给课文后要认的字注音;“我会写”—给精读课文后要求会写的字组两个词;“我的问题”—针对课文提23个问题;“我的体会”—写下自学后的初步体会或感受;“我的积累”—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至少4个以上;“我的创造”谴伽—可对课文中有特点的句段进行仿写、改写或续编课文内容。“自主学习记录本”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课前由每组的小组组长负责检查、批改,并读给同桌或“一对一”的帮扶同学听,教师随机抽查。学生按以上的要求“先学”,其目的性、任务性更明确,并将读、写、思、查相融合,有利于学生养成较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2.课堂学    这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互学、帮学。“先学后教”课堂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合作、探究式学习。为让学生学得更加有序、有效,我在每节课都拟定导学提纲,学生依据提纲先自学,再进行组内或全班的交流讨论,这是“先学后教”课堂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拟定导学提纲时要注意层次性、可操作性,语言的叙述要精简、易懂,最好要有学法的渗透。例如《生命生命》的导学提纲:①自由朗读课文,概括第2至第4自然段的意思,在小组内交流后写到白板上。②用横线画出第2到第4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词句,用抓关键词或联系作者、联系生活的方法写写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读了这份提纲后对学什么、怎样学、学后如何交流等都会有较清晰的认识。    3.课后学    “先学后教”课堂上较多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式、探究式,独立自主地在课前或课后学。课前重在文本的学习,课后重在对文本的拓展、延伸,因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走进文本还要跳出文本”。课后的“学”也要有法、有度、有纲,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了《生命生命》一课后,让学生读读霍金、张海迪、雷锋或生活中让你敬佩的人的故事。学了《猫》一课后,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先想想它的特点,再把它写下来。比接第21孙理、有准备的“教”与以往的课堂相比要少得多,以往的课堂因“教”在“学”之前,“教”带有较大的示范性、引导性、神秘性。“先学后教”式的课堂因“学”在“教”之前,学生在上课前对所要“教”的内容己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并且课堂上也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己由原来的设计者、主控者、主讲者变成倾听者、点拨者、服务者,教师的“教”更具渗透性和间断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寻得“教点”后,要抓住时机,进行散却精的“后教”。  

 1.查中教    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课前先学的习惯,是了解学情、以学定教的重要一步。通过检查学生对字词、课文内容、朗读等的学习情况,在这种以查待测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在“课前学”中出现的一些较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省时而高效。例如在教学《鲸》一课时,在检查“先学”的情况中发现学生对生字“愕”“肺”的书写和理解不到位,课堂上我用画草图标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写出“愕”“肺”两字,并告诉学生写“肺”时要上下连贯呼吸才顺畅。学生经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后对这两个字的印象和理解加深了,考查时与以往相比出错的情况减少了很多。    2.议中教    每节课都有小组讨论交流是“先学后教”课堂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交流效果,教师要对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巡视,有时还要沉到一些小组中,此时教师会发现学生“学”中的盲点、疑点,这时教师针对讨论交流中出现的问题,采用或集中、或分散、或个别交流的形式进行讲解,将“理应教”的内容有机渗透,既分解了教师教的内容,又因针对的是“议”中的问题,学生听讲的兴趣更浓,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猫》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这一问题时,部分学生不理解“既胆小又勇猛”也是“古怪,的表现时,我采用个别交流的方式来“教”;而对作者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写猫的特点,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理解时,我采用了全班讨论、交流的方式来“教”。  

 3.练中教    “先学后教”的课堂倡导“堂堂清”,每节课都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当堂训练”习题。在学生做题及交流中常会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此时教师为一些学困生、后进组指点迷津或给他们讲讲“悄悄话”,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小组、每一位学生的能动性,能让多数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课时,在“当堂训练”中让学生判断下列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1.太空葫芦可以长到1米长。()2.果实有的比篮球还大,有的却比鸡蛋还小。()3.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对个别学生和部分小组我进行了引导,而对其他学生我只是在全班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总之,学生“依纲先学”才更有目标性、有效性,教师“寻点后教”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的“先学”是教师“后教”的基础,教师的“后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先学”,是对学生“先学”的提升。(作者单位:光泽县止马中心小学,福建光泽,354101)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