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6期目录
浅谈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成长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教师作为《指南》的最终实施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浅谈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成长

2012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园教师作为《指南》的最终实施者,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1.掌握全面的职业技能,收获多样化的教学成果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必须建立科学的标准与制度,必须保障幼儿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益。而保障幼儿权益,实质上就是保障幼儿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职业技能,具体体现为:正确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坚持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研究并重,取得多样化的教学成果。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幼儿教师不仅要会灵活处理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还应该注意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课题、小报画展、成绩简报等多样化的教学成果。

2.做好教育角色转变,引领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中突出强调了五种教育理念,总体来说就是以促进幼儿发展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深人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从近两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看法,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实现教育角色的转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坚持从生活的角度来组织教学,做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归生活;三是注意教学活动的社会化,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幼儿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研究群体集中在高等学校和各地的教研部门,只有极少数课题由地市级政府直属的公立幼儿园承担研究工作,而县级以下幼儿园基本上没有参加课题研究的记录。以连云港市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的幼儿园为例,近三年内做过或正在进行幼儿教育课题研究的幼儿园只有3所,而全区幼儿园普遍存在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组织幼儿活动的方法陈旧,教研活动开展不起来。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加之幼儿园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使得幼儿园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幼儿教师没时间,也没精力和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另一方面,较之于快速发展的学前教育,各幼儿园普遍出现了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的情况,图书资料购置乏力,在职教师培训开展不及时,使得教师未能及时接触并领悟新的教学理念,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了。

一般来说,幼儿园比较注重教学的管理,对外交流相对较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般就是在实践中模仿、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等。虽然教师在自我探索与总结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认知,但是也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法单一、落后;二是倾向于知识的传授,忽视游戏活动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现象;三是幼儿教师与外界交流少,成长环境过于狭窄,教育经验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一是健全幼儿教师聘用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幼儿教师的整体索质。各类幼儿园,不管是省级幼儿园、地市级幼儿园,还是县级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农村(社区)幼儿园,不管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都应对新教师的聘用进行严格把关。二是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人制度,让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逐渐退出教师队伍。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职业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实现幼儿教师培养、管理与聘用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只有强化幼儿教师队伍,才能使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索质得到根本上的提高。三是依法落实和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积极有效的评聘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解决所有幼儿教师的医疗、失业、养老、进修等问题,使其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幼儿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指南》当中的理论和观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过于抽象,而真正理解这些理论和观念的方法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建构和自我调整。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只有幼儿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索质,不断地认识、分析和完善自我,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才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尽情地在幼儿教育事业当中展现自身的魅力。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