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弱化现象归因及改进措施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手段之一。实验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等。实验教学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许多学校的生物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通常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为什么会出现实验教学明显弱化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局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而进行探讨。、弱化实验现象归因
1.定位错
不少教师没有深刻领会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高中生物就应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实验只是理论的补充,是教学的点缀,教学应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这样的定位显然是错误的。实验和理论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同等重要,不可分割,根本不存在主次关系。强调理论没有错,但是绝不能弱化实验教学。 2.观念陈 新课程改革己实施多年,部分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是纸笔检测肯定不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部分教师也就紧跟指挥棒转,用在黑板上讲实验代替了动手做实验,弱化了实验教学。 3.方式旧 由于大多数学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偶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有参照书上的要求,按图索骥,机械模仿,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很少有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操作模仿式的实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做与不做差别不大,这也导致部分教师放弃了学生实验。 4.时间紧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按照考试说明烤试大}rD的要求,高中生必须学完必修部分的3个模块,选修生物的学生还要在3个选修模块中任选2个进行学习。这样一来,高中生物的教学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而做实验肯定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且不做实验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实验题照样可以解答,因此不少教师选择这种经济又实惠的方式。 5.仪器缺 不少学校只有在上级检查或验收时,才会添置少量器材和药品。如果没有检查、验收、评比,实验室中自然损坏的仪器、消耗的药品等,学校根本不予补充。这必然导致许多实验课无法开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转,少数学校对考试大纲上要求的实验课还能马马虎虎地开设,对考试大纲上不要求做的实验所需要的相关器材、试剂就从不购置。生物学中的有些实验考试大纲中虽然不作要求,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生物学原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中因为没有PCR扩增仪、微量移液器、微量离心管等设备,所以PCR扩增DNA片段这个实验就无法做。另外,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菊花的组织培养、月季的花药培养、酵母细胞的固定化、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等实验受到仪器、药品缺乏等限制,也无法完成。 6.组织难 现在每班学生数一般都在60人左右,教室里安排这些学生问题不大,可实验室空间有限,要想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把一个班分在两个实验室中,又不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容易导致学生失控。组织学生做实验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