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农村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确习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教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将阻碍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笔者通过走访、听课、交谈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广西钟山县公安镇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实况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村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

 

确习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学前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教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将阻碍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笔者通过走访、听课、交谈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广西钟山县公安镇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实况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发展不均衡,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农村幼儿园教学设备落后、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不高,农村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笔者通过走访、听课、交谈等方式,近距离了解广西钟山县公安镇幼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实况及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村幼儿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现状  

 1.教学内容的安排随意化    幼儿教育应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艺术等五大领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多数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计划性不强,随心所欲地安排课程,以识字、写字、计算等为主,甚至提前安排小学的课程内容,例如有的幼儿园中班开始教授汉语拼音,大班开始教授20以内的加减法等。访谈中有教师谈到:“每个班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本班教师自行安排,随便教师想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幼儿到幼儿园就该是学习知识的,会拼简单的拼音,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写字就好了。”此外,幼儿的自主活动课几乎都是安排看动画片。    2.教学言语行为不够规范    教学言语行为不够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D慢吞吞的唱读型。大多数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故意使用相对缓慢的速度讲课,在阅读教学和讲故事中,既没有语气的轻重之分,又没有情感的起承转合,并且要求幼儿伸出手指跟随教师一个字一个词地点读,把语言教学当成了识字教学。    ⑦大喊大叫的训斥型。部分农村幼儿教师脾气比较暴躁,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幼儿,往往都是臭骂一顿。访谈时笔者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个幼儿因违反了教师的规定偷偷的去爬了单杠,这位幼儿被教师带回办公室进行教育,教师先是打了幼儿一巴掌,然后指着幼儿的头咆哮:“怎么还没摔死了呢?下次还敢爬,你看我不踢死你……”    ③普通话和方言混合型。由于地方语音的限制以及教师本身普通话不够标准,农村幼儿教师在课堂上一会儿用普通话教学,一会儿用方言教学。例如在大班的一次语言课《谜语》中,教师首先用普通话念了一遍:“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正而看得见,背而找不着”,然后又用方言念了一遍:“你啼哭渠也哭,你笑渠也笑,前而望某见,后底体不见。”幼儿长期处于半“官”半“土”的教学环境,即普通话与方言相混合的环境中成长,会严重影响他们语言的发展。    3.“小学化”现象严重    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D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小学化”。教学方法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为幼儿教学课堂化,活动与游戏被课堂讲授所代替;关注儿童的知识接受,教学活动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堂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教学设计缺乏趣味性游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抹杀了幼儿学习的天性,同时还加重了幼儿学习的负担,让他们过早感受到学习任务的繁重,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