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根据自我系统加工模型,从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内部的自我系统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从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等方面入手来降低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
倦怠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工作倦怠的研究,在学习领域也存在相应的学习倦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心理状态,包括在情绪和生理上的耗竭感、人格解体、学习热情降低、学业成就感降低等。C17在我国当前的课程体系中,英语作为基础科目之一,一直是中学生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英语学习成就感很低,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习倦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投入程度和英语成绩的提高。导致英语学习倦怠的原因有多种,总体上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如环境氛围和内部因素值口自我概V}两大类。为解释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体学习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提出了自我系统加工模型<self-system s processes m odes,认为外部因素会通过影响自我系统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oz}英语学习倦怠是学习中典型的消极表现,本文根据自我系统加工模型从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内部的自我系统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了解英语学习倦怠的特点和规律,并为预防英语学习倦怠提供参考。、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外部因素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其中班级中的英语学习氛围、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英语教师的支持、同学的支持对其影响较大。
1.班级中的英语学习氛围
班级授课制决定了学生每天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如果班级中有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乐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使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那么身在其中的其他学生会受到该氛围的感染,英语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升。研究发现,良好的班级环境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中学生的英语表现。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如果班主任是英语老师,那么该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氛围会较为浓厚,英语学习积极性较高,这与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有意或无意地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关系密切。但是在许多班级中缺乏这样的氛围,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在同辈中得到有效解决,产生的负而情绪难以得到及时缓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难以及时消除。
2.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行为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而对的是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如有的喜欢以听为主的听觉型风格、有喜欢以看为主的视觉型风格;有的学生喜欢关注整体,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关注细节。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较为稳定,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倾向于以声音传递信息而不重视呈现场景画而,那么在教学中可能会较少采用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多会因为缺少视觉信息而降低英语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倦怠。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学习中的积极情感就会增多,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倦怠有一定的影响。
3.英语教师的支持
来自教师的学业支持和情感支持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部分科目成绩都很差的学困生来说,教师的热情关注、积极期望和对学业的认真帮助仍会使其保持对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偏好。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学生与英语教师建立较好的心理联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并非孤立无援。但是研究发现,学生在初中后两年感受到的教师支持较低,当学生觉得英语教师不再关心自己、对自己的期望降低时,学生也会随之降低学好英语的信心,英语学习倦怠也会相应增高。
4.同学的支持
同学的支持贯穿于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同学支持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降低英语学习倦怠。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很多学生很难得到必要的同学支持。首先,是由于座位编排的影响。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班级在座位安排中多与成绩挂钩,学习成绩优秀的常常坐在前排,成绩较差的坐在后排,这使得最容易出现英语学习倦怠的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得到学优生的及时帮助。其次,很多学校鼓励个人的成功,学习成绩与各种荣誉、奖励挂钩,许多中学生存在较强的竞争意识,不会自觉自愿地去帮助其他同学。英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在同学的相互支持和帮助下才能够活学活用,而在竞争的氛围下,同学支持和帮助的缺失会导致英语学习走向封闭,难以通过同学的反馈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进而加重了英语学习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