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与我国《初中科学课标》的比较研究
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框架);,作为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文件,其中体现了美国根据实际国情、对以往科学课程标准弊病的反思以及综合尤其是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文集而提出的新思路和新提议。同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橱 )>(以下简称《初中科学课标);,其中也不乏与时俱进的新想法。下而就将二者在课程目标、指导理念、课程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而进行对比,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为我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完善提供新的思路。《美国实验报告》<i}]查了实验在高中科学教学中的作肋、《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科学》研究了校外科学学习的作肋、《国家科学评价系统》研究了大量的科学学习评仰、((K-12年级教育中的工程教育》庆注了在K-12年级要向学生介绍的有关工程的知识和技能u,等等。在每一条指导理念的论述中均体现了有理有据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比较、课程标准指导理念的比较
我国《初中科学课标》提出了核心理念: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罗列了五大基本理念,分别是而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美国《科学教育框架》中提出了六大指导理念,分别是儿童是天生的调查者、专注于核心概念和实践、对科学的理解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科学和工程都需要实践、联系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提倡平等。
从篇幅来看,《初中科学课标》对这一部分的介绍仅仅占了两页,每一条理念的论述非常简短;《科学教育框架》在这一部分的介绍用了将近六页的篇幅。从内容上看,两者在要求科学课程要而向所有学生,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坚持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方而同样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初中科学课标》中对每一条理念的论述仅仅是从较为宽泛、概括性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并且每一条理念的提出没有强调证据的支持,不免给人一种笼统、空洞、类似喊口号的感觉,不利于读者对其中真正内涵的理解。《科学教育框架》是根据己有的研究作为证据支持而提出指导理念,这些研究包括了
1.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初中科学课标》中提到科学课程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来说有三点: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②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而的认识和能力;③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团由此看来,我国所提出的总体目标中所涉及的学生将要学习的范围较宽,尽可能涵盖科学素养的所有方而,稍显得空泛,不够具体。
《科学教育框架》也提到了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到12年级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科学的美好与奇妙;拥有丰富的科学与工程方而的知识,能够参与有关的公共事务的讨论;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科学与工程的信息做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在校外生活中仍有能力继续学习科学;具备从事自己的事业泡含但是不仅限于科学、工程与技术所需的技能。总体看来美国新课程标准仅仅是围绕了科学与工程两个方而做了描述,强调了实践和技能的掌握,目标具体而明确。同时还反映了课程标准希望改善美国国家目前科学课程中的一些弊病:只重视学的“宽度”而忽略了学的“深度”,没有给学生提供参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机会,等等。 ⑦具体目标。《初中科学课标》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个方而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同时针对每一学科领域的每一个主题内容设计了详细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建议,但是没有指明适用于哪一个年级或哪一个年段,显得比较笼统,很难作为实际操作的指标。《科学教育框架》以2年级、5年级、8年级、12年级区分年段,有依据地分别对“概念”和“实践”的学习目标按年段进行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