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浅析语文有效教学的“四要素”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优化阅读教学,真正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必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语文实践,强化语言运用,激活有效阅读教学的 “四要素 ”,即目标集中 、 读写结合 、 注重拓展 、 整合提问 。

 

浅析语文有效教学的“四要素”

刘学兵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优化阅读教学,真正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必须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语文实践,强化语言运用,激活有效阅读教学的 “四要素 ”,即目标集中 、 读写结合 、 注重拓展 、 整合提问 。

1. 目 标集中——有效教学的出 发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简约、 具体、 集中应该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因为一堂 40 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因此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一二个有价值的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教学目标,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全力达成目标。选择课时目标时要考虑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突出重点目标和一般目标,对于众多的教学内容,要运用减法思维,抓住关键,合理取舍。 例如在教学 《少年王冕》 的第二课时,就可以确定以下两个教学目标:①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情境创设中背诵第五自然段;②品味重点词句,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这样的教学目标鲜明集中,直抵教材主旨和教学重点,有很强的操作性。

2. 读写结合——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阅读教学不能只有“阅读指向 ”,也要有“表达指向 ”。 开发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资源,把写作活动适时、 适度、 巧妙地揉进阅读过程中,真正实现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关键要选好读与写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可以抓住这样几个结合点来练习写作:抓文章重点内容概括写,抓精彩语言片段模仿写,抓情感凝聚处发散写,抓文本空白处想象写,抓文章结尾延伸写,抓技能训练处迁移写,抓意象还原处创造写,等等。

3. 注重拓展——有效教学的突破点

阅读教学要取得实效,就要加强言语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与延伸,对教学形式进行重构与创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而应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突破课文和思维的界限,适时适度地将目光引向书外、 课外,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丰富信息量,扩大知识视野,增加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 《剪枝的学问》 时,有教师是这样问学生的: “ 剪枝的学问就是‘ 减少’是为了‘ 增加’ ,你们能从生活中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吗?” 这时,学生便积极思考,举出了“农民在种小麦时,同样一亩田,麦苗少一点,能吸收到足够的营养,产量反而提高了 ” 的例子。 这样课堂训练由书本向生活迁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整合提问 ——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提问是激活思维,推进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目前课堂中的无效提问和无效回答影响了教学效果。 要想实现问题的整合,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的“ 主问题” 来统领教学,发挥“主问题” 的穿透、 牵引、 扩张和辐射作用,做到问得精、 问得实、 问得活。“主问题” 的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文章的题目入手,从文章的主题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入手,从文章的语言特色入手,从文章的思想感情入手,从教材后的练习入手,等等。每课设计一两个问题就行,以防贪多嚼不烂。 例如教学 《 沙漠中的绿洲》 ,就可以设计这样两个主问题:①阿联酋人民建造绿洲花了哪些代价?②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的?抓住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就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从细节上领悟主旨,摆脱了繁琐提问 、 机械分析的枷锁,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新沂市新华小学, 江苏 新沂, 221400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